養和醫院百年蛻變 李維達:不忘初心 與病人同行
2022年10月31日

本港首間私營醫院——養和醫院今年成立百年,不僅醫治了無數病人,也培育了無數醫護,見證了小漁村進化成大都會,與香港一起經歷了大時代的跌宕起伏。2005年接手院務的「醫二代」李維達(Walton)任重道遠,從未忘記家族行醫的初心。「最初知道自己患癌,也驚死,幸好得到家人和同事支持,很快克服恐懼,這段經歷令我以過來人身份鼓勵他人。」由於能感同身受,深諳醫患同行的重要,難怪今日養和的癌症中心世界知名,既治病、也醫心。

撰文:幸瑜 本刊特約記者、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

1922年,一群志同道合的香港華人名醫和社會賢達創辦養和醫院前身「香江養和園」,宗旨是為華人社群提供醫院服務,首任院長李樹芬正是李維達的大伯。

上世紀二十年代初,本港醫院由殖民地政府或外國教會管理,床位嚴重匱乏,能讓華人行醫的地方絕無僅有。

養和園位於跑馬地「愉園」舊址,原為市民消閒勝地,俯瞰馬場,1918年馬場大火,造成300多人死亡,李樹芬等人遂以低價購入地皮,李維達幽默地說:「死了那麼多人,個個怕鬼,地皮才能平賣,最初醫院只有28張病床,作用更似療養院(Sanatorium)。」

養和園於1922年9月正式投入服務,好景不常,1925年6月因山泥傾瀉波及大樓,療養院被迫關閉清理,1929年正式易名為「養和醫院」。

日佔時期,香港淪陷3年零8個月,養和堅守理念,照顧戰火中的傷病者,與小城共渡時艱,並經歷了難民潮和嬰兒潮,見證香港邁入工業時代。1966年,李樹培頂替離世的兄長李樹芬接任院長,同年兒子李維達負笈海外讀醫。

「我去美國升讀中六,生活了十幾年,(與前妻)成家立室,早已習慣外國生活,甚至已經取得美國籍,有車有屋,打算落地生根,所以早年根本沒想過回來接手。」父親從沒強迫下一代學醫,他少年時想過做傳教士,但命中注定繼承家族衣缽,長大後成為眼科聖手。

「當爸爸年過70時,我想抽多點時間陪他。」李維達於1980年回流,順理成章加入養和,創立眼科部,「開頭計劃做幾年就返美國,沒想過一做就做到現在,八十年代香港出現移民潮,很多人遠走他鄉,我反而想留低繼續貢獻香港,後來索性取消了美國籍。」

私家醫院被逼升級轉型

隨着香港醫管局於1990年成立,多間新醫院陸續落成,又為公院引入新儀器,私營和公營醫院之間差距逐漸收窄,作為私家醫院龍頭的養和也面臨升級挑戰,李維達不諱言:「養和一路走來絕不平坦,我接手時心想千萬不要拍烏蠅,哈哈!因為公院水平大躍進,我們開始利用李樹芬基金會提升硬件和軟件,例如與大學合作培訓人才,養和培養出來的醫護質素得到國際認可。」

李樹芬膝下無兒無女,1963年遂決定把時值1800萬的股份成立基金,藉此促進香港醫學教育與研究。基金會多年來一直是養和最大單一股東,2016年正式全資擁有養和,屬not-for-profit組織。

「也許外界未必知道,我自己都是打工仔,沒有股份,但凡醫院出糧、擴建等的開支,全部來自基金會,同時賺到的盈利亦會放入基金會,作為未來可持續發展之用,當年面對金融風暴等逆境,我們也困難重重。」這名年過70年的院長語重心長地說。

新冠疫情衝擊百業,養和同樣身受其害,他苦笑道:「這3年差不多是上任以來最辛苦的時期,很多服務做不到,病人數量大減,燈油火蠟樣樣是錢,日日做PCR也是開支!2018、19年,經營環境非常好,我們還滿腹大計,計劃各種擴展,怎知道疫情一波接一波,今年年頭第五波根本難以抵抗。」回想2003年沙士來襲,當時仍在生的父親李樹培秉持創院理念,「醫護人工一個仙都唔減」,他銘記在心,養和在今次新冠疫情時也沒有減薪裁員,「封關前,內地客佔病人9%左右,全年200多日『全院滿座』,疫情後無可避免受到影響」。

除了要辛苦經營外,包括養和在內的私院還要應付被輿論指摘袖手旁觀,李維達感嘆這「不白之冤」,源於外界一知半解:「早在沙氏期間,我曾跟袁國勇教授共事,當時公私營醫院就設立了應變機制,養和自2008年起就專門有一層設置傳染病隔離設施,但只有21張病床,作用是病人一旦在院內有確診,亦無須轉院,以免加重公院負擔。」

除了養和之外,全港私院都缺乏傳染病隔離設施,根本就愛莫能助,他略帶激動地解釋:「你看外國醫院,有權不收新冠病人,但香港醫院一定要收,而且本地政策是必須隔離所有中招者,因此,如果私院勉強收新冠病人,便直接影響到其他求診的病人,要知道養和疫情最嚴重時也曾有兩成護士需要隔離,人手嚴重不足,試問私院接受新冠病人是否真的合適?」

「前任特首曾到養和了解,明白私院缺乏隔離設備,收不了新冠病人,但養和是香港社會的一部分,也肩負起社會責任,派護士到隔離中心幫忙。」他指出,外界對私院的說法不公平,強調要打贏抗疫這場硬仗,需要全港齊心協力。

除了與時並進參與社會事務,養和在醫療設備技術方面也緊跟世界潮流,父親李樹培於1947年引入全港首部X光機,李維達亦在2011年引入全亞洲首部螺旋放射治療系統,如今院方更擁有全港首部質子治療系統,希望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綜合癌症治療中心。花費30億的質子治療系統,可有效減癌症治療副作用,屬放射治療的一種,尤其是對治療兒童癌病、死亡率較高的肺癌及肝癌效果最為理想。

李維達於2011年確診前列腺癌,赴美接受質子治療,死過翻生的痛苦經歷,讓他更花心思為養和打造癌症中心。「知道患癌後晴天霹靂,整個天空也黑了,即使身為醫生,也與其他人一樣會怕死。」

他自小好動,自小與哥哥李維文跟爸爸李維樹培到野外打獵,長大後參加毅行者、打高爾夫球、跳社交舞等,活動多姿多采,因參加毅行者前所做的身體檢查,提前發現患上早期前列腺癌。知命不認命,他深信壽命由基因決定,爸爸活到102歲,媽媽直至96歲離世,自信「唔會咁短命」。

李維達坦言病人在治療期間需要調整心態,同時需要身邊人的支持和關懷,「首先你要接受現實,其次是對醫療有信心,第三是家人朋友的關心,如果病人因此有情緒病,甚至患上抑鬱症,既會影響家庭關係,亦會對病情帶來負面影響。」

第二任妻子鄺靄慧(Ava)是乳癌權威,也是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創辦人,在他當年抗癌最艱苦的時刻,成為了精神支柱。「太太專程飛去美國,驚喜現身,陪伴我一起抗癌,加上姐姐、哥哥和朋友前來探望,特別感動。太太拋低工作過去,每日煮飯給我,悉心照料,大大減輕我的恐懼。」他露出幸福表情,回憶苦中帶甜的日子。

由於深諳癌症病者的特殊需要,養和癌症中心特設個案護士(Case Nurse),跟進每名首次求診的病人,每名個案護士均接受過腫瘤科護理培訓,「治療癌症往往需要不同專科合作,個案護士起到協調作用,也有助減病人的焦慮情緒,克服恐懼。雖然不是人人能夠打敗癌症,但我們也希望病人能夠平安快活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。」

李維達深明養和不應閉門造車,近年積極建構國際性科研和學術交流平台,促進與本地、內地及海外不同機構和大學合作,以提升醫療水平為己任。談到本港受移民潮等不同因素夾擊,醫護人手告急,他淡定回應:「我們阻不了別人離開,但會積極努力培訓下一代接班,例如專科醫生來實習,我們也畀足人工,有說我們從大學搶教授,但卻不知道我們之後會捐回價值1000萬的教席給大學。」

養和精神包含4T、Teaching(悉心教學)、Teamwork(團隊精神)、Trust(互相信任)和Tradition(優良傳統)。他說:「新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儀器買得到,人才需要時間培訓,例如剛畢業的年輕醫護,未必經歷生老病死,我們會專門增設心理課程,讓他們更了解病人的心路歷程,多一份同理心。」

不想退休 看病到臨終一刻

養和精神,同舟共濟,李維達把功勞歸於團隊合作,「說穿了,光靠我一個人無法成事,多年來大家方向一致,前線同事有需要可直接找副院長溝通,管理不僅由上而下,也需要前線給我意見,才能做得更好。」

醫者父母心,雖然作為院長的其中一個責任是睇住盤數,但他一再強調很多東西比金錢重要,「我同太太一樣,相信醫生的宗旨是減輕病人承受的痛苦,並要make a difference,就算是不治之症,也要讓他們安詳而有尊嚴地離開,需要醫護齊心去做。」

父親李樹培05年102歲過身,100歲時還在診症,70多歲的李維達也沒有退休時間表,「我們會百年如一日服務香港,日後要進軍大灣區,我們是負背着『養和』這個品牌,它本身已經是成功的私院模式,要做到可持續發展,給後來者參考」。百年過去,從當年小漁村的療養院,到今日作為國際都會的頂尖私家醫院,擁有650張病床,提供30個專科,養和正正是香港發展的縮影。

李樹芬跟孫中山搞革命   學醫破愚昧

養和創辦人李樹芬醫生祖籍台山,1903年入讀華人西醫書院,畢業後遠赴愛丁堡大學,考獲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,並加入「同盟會」,與同為醫生的孫中山一起搞革命,推翻滿清政府,中華民國成立後獲委任為首位衞生司長,兼孫中山的醫事顧問。

「香港開埠初期,衞生環境和醫療條件欠佳,大伯李樹芬小時候身在美國波士頓,有次被頑童用石頭擲穿頭,還剪掉辮子,傷口經過清洗和縫針後,康復神速,驚覺西方醫學是如此『神奇』。」李維達笑着憶述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:「他在唐人街讀書時,深感身負使命,立志學醫,期望把先進的醫療技術帶回來,幫助台山的鄉親父老。」

弟承兄業 子承父業

「大伯曾返內地對付瘟疫,做了兩年廣東公醫學院院長,但當時社會政局動盪,他有志難伸,決心重投杏林,1922年再赴愛丁堡深造,獲頒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資格。」他年幼時見過大伯,但未有機會從對方口中了解養和的故事,箇中內情也是後來從書本獲得。

當李樹芬成為本地杏林泰斗,深受同行敬重時,胞弟李樹培也是其中之一。古語有云「長兄如父」,李樹培視李樹芬為學習榜樣,同時兄長亦當弟弟為接班人,供李樹培到北京協和醫學院、港大醫學院求學,並前往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深造。

兩兄弟性格南轅北轍,李維達笑着說:「大伯為人很有威嚴,不苟言笑,爸爸幾乎從來不發脾氣,很有人情味,強調員工是養和最寶貴的資產和口碑。」

節錄自《信報財經月刊》2022年11月號